第58章 朝堂_帝城阙(女尊)
镇魂小说网 > 帝城阙(女尊) > 第58章 朝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58章 朝堂

  楚滢只觉得,胸前像是猛遭重击,喉头微微一腥。

  在她头晕目眩的这一刹那,殿中议论声此起彼伏,已如山呼海啸一般涌来。

  “果真是火器厂,害人不浅,害人不浅呐!”

  “我当初便极不赞同此事,如今可好,这不是硬生生地为祸百姓吗?”

  她心里既烦,且乱,只觉血一阵阵地往天灵盖涌,额角突突跳得发涨。

  正紧握着龙椅扶手,勉力自持,却见一旁站着的人身子猛然一晃,竟大有倾倒之势。

  “苏大人!”她忍不住疾呼。

  只声音淹没在满殿喧哗之中,竟不曾被下面的众人听了去。

  她未及多想,一把握住苏锦的手,倏然起身,将他大半个身子都遮挡到身后。

  刚一握上去,心里便针扎一样疼。

  他的手冰冷得几乎没有生气,躺在她的掌心里,抖得那样厉害,却还挣扎着想要从她掌中逃开。

  殿中诸大臣本是义愤填膺,一片纷乱,见着这位陛下霍然起身,眉目冰冷,似是含着盛怒,一时间倒是皆静了一静,单等着她的下一步行动。

  楚滢立在龙椅跟前,仗着朝服宽大,有意将人护在后面,目中寒光,在众人面上逐一扫过。

  “诸位都是朝廷之柱石,”她沉声道,“大事当前,若是诸位先乱了阵脚,百姓还有何人可靠?我大楚又有何人可靠?”

  “……”

  百官静默,鸦雀无声。

  只不如往日,即便装也要装出个低眉垂眼的恭敬模样,此刻,众人皆仰首望着她,目光复杂,神色各异。

  像是都洗耳恭听,她下一句究竟要说什么话。

  楚滢站在高处,俯视大殿,虽有帝王之尊,心头却依旧压得发沉。

  她服不了众。

  火器厂是苏锦和叶连昭主持修建的,满朝文武不敢将罪过往皇帝头上牵扯,那便只能转头重重压在他们二人身上。

  两名男官,身居高位,一个是百年未有的男帝师,一个是手握重兵的大将军,在一众女官之间,平日里也备受非议,遭人冷眼,何况此时?

  如今叶连昭在雍州,正忙于阅兵事宜,她们的矛头一时刺不到他身上,那近在眼前的苏锦,无疑就成了她们的活靶子。

  她们会不遗余力,要苏锦给出一个交代。

  而这个交代的代价,必然惨重。

  “陛下,放手吧。”身后有极轻的声音传来。

  她在百官之前,脸绷得紧紧的,无法表露分毫,只生生咬着后牙,堵得心口发闷。

  她无法开口,手却背在身后,紧紧攥住他的手腕,像是唯恐不够一般,用力极大,甚至能感觉到他腕上的骨头硌在掌心。

  身后之人仿佛吃痛,低低地倒吸了一口气,其声微不可闻。

  楚滢的心里却才陡然觉得舒服了。

  她向来不舍得对他下重手,无论何时,皆是百般哄着,唯有此刻,不惜用强,逼他就范,意思只有一个——

  朕不需要你此刻充什么圣人,在朕身后好好待着。

  然而殿中百官,却也不是什么愚鲁之辈,在初时的观望之后,又如何能回不过味儿来。

  眼看着这位“已与陛下离心离德”的帝师,正被那九五之尊借势挡在身后,已有部分臣子之间暗暗交换眼神,微妙得很。

  终是有人要出头的。

  几番暗中示意之间,就见一人被推出来,神色仿佛毕恭毕敬,拱手道:“京中生此大祸,臣等为朝廷效命,义不容辞,只不知眼下该如何着手,听凭陛下吩咐。”

  满殿的视线,都集于楚滢一人身上。

  目光如锥,似乎要透过她的身体,将她极力挡在身后的苏锦勾出来似的。

  她眉眼沉沉,思虑了片刻,就转向人群中某处:“户部李大人何在?”

  人群里立刻就走出一名老妇来,面容端肃,跪到她的面前,“臣在。”

  正是那三番五次,在楚滢跟前直言进谏,不碰个头破血流誓不罢休的。楚滢在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,没想到时至今日,竟还要这老妇办这桩差。

  “命人前去清查,此番百姓受灾几何,予各家各户钱银赈灾,有伤者,助其就医,有死者,帮助置棺掩埋。若是受灾较重,揭不开锅的,可以开京城粮仓救济。”

  她想了想,终究是补了一句:“你年事已高,许多事让下面人去操持,切勿过于劳累。”

  那老妇领旨谢恩。

  楚滢又道:“工部王大人,先清点手下可堪用的工匠,待户部将房屋受灾情况统计出来后,派工匠予以协助,修葺重建,不可使百姓无家可归。还有……”

  她平了平气,神色端正。

  “大理寺派人前往火器厂,务必查清此次灾祸因何而起,须查证详实,写成公文呈上,由朕亲自过目,再行后效。”

  殿中各色目光,都落在她脸上。

  她昂然立于殿前,面上不肯透出一丝喜怒来,与百余位朝臣对视,目光炯炯,半分不肯退让。

  只身后紧紧牵着苏锦的手,掌心尽是汗水。

  底下一片沉默,暗流翻涌之间,人人心思各异,只谁也不敢头一个站出来,做那只出头鸟。

  毕竟,事出突然,谁都知道,此刻这位陛下亦是焦头烂额。

  没有人想在这个时候,挑战她的耐心。

  除了极少数自诩直臣,一生不肯见风使舵之人。

  “罢了,众位爱卿今日亦辛苦不小。”楚滢对着下面道,“若是无事,便退朝返家吧,如有紧要之事,朕会使人通传。”

  这话说得极为客气,显见得是因为此番变故,替京中官员都添了许多劳碌,有意在显示体恤了。

  司礼宫女刚要引百官退朝,却听底下忽然有人高声。

  “陛下且慢,臣还有事要奏。”

  楚滢一听声音,眉头飞快地一皱,已经道是不好。

  无奈众目睽睽之下,只能在人群中寻到那道身影,和缓道:“李大人,可是对朕方才的布置有何见地吗?”

  不待她开口,又道:“不若退朝之后,与朕一同到御书房内,细细商讨。”

  这话明摆着,是在递台阶与她,但凡是能站在这个朝堂上的人,没有听不明白的。

  但是,愿不愿接这台阶,却有两说。

  而这位耿直了一辈子的李大人,显然就是个不吃哄劝的。

  “陛下,”她干脆利落,掀起外袍就跪,“老臣有一事,斗胆要问陛下。”

  不必她说,这恐怕是每一名大臣心中所想,只是人人皆不敢言,单等着如她这般的,公之于众,替她们一了心愿罢了。

  她匍一开口,各人的眼睛便都落到了楚滢身上。

  目光闪烁,像是还怀着几分小心畏惧,但那底下,却又透出某些隐秘的期待,仿佛在角落里看戏的人,人人紧盯戏台,人人事不关己。

  楚滢的眼睛不由自主地眯了起来,“何事?”

  “陛下于赈灾事宜上,思虑周详,调度得当,臣等并无半分异议。只是此番大祸,从何而出,朝野上下,都需要一个交代。”

  那老妇直直望着她的身后。

  “老臣不知,陛下是否同意给百姓一个交代?”

  “……”

  楚滢在众人注视之下,脸色沉着,其声温和,“此次事出,朕也极为忧心,只是于火器火药一事上,朕并非专精,亦不知其究竟为何故。朕方才已指派了大理寺,务必查清查实,待结论呈上后,必有定夺,不会欺瞒百姓。”

  不料这李大人却是昂首挺胸,半分也不给她脸面。

  “老臣于火器火药之流上,更是分毫不通,但老臣活到这把年纪,却深知一个概览全局,不可因小失大的道理。”

  她板着脸孔,声音老迈却执着:“大理寺领了命去查,想必至多能查出一个火药存放不当,或是工匠不慎失火的由头,公文呈到陛下的御案上,随后呢?想来不过是惩处几个工匠罢了。何况张提督方才已说,方圆二三里内夷为平地,那事发时的工匠还有几人活着尚未可知,痕迹大约也多半泯灭了,老臣敢问陛下,便是细查,又能查出什么来?”

  她目光如炬,直盯过来。

  “若依老臣之见,自古以来但凡有错,皆是主事者担其责,一家之祸当责问家主,一司之错当惩处主官,放之四海皆是这个道理,无人可以置身事外。”

  楚滢直视着她,一时之间,没有寻出话来驳她。

  殿内复又响起窃窃私语声,由小渐大,百官交头接耳之间,一句两句飘进她的耳朵里。

  “李大人此言不错。”

  “受灾如此,民怨必起,若是惩处不能平民愤,恐将后患无穷啊。”

  她立在殿上,只觉得此情此景,仿佛与前世交叠。

  同样是众怒滔天,同样是满朝文武你一言我一语,逼着她处置苏锦。事隔经年,并没有过丝毫分别。

  一恍惚间,身后忽地一动,那被她握住的手竟趁她不备,从她掌心挣脱。

  她猛然心惊,不过一分神的工夫,竟就来不及拦他。

  苏锦从她身后走出,走到大殿上百官之前,端端正正,双膝跪下。

  “请陛下降罪。”

  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zhxs6.com。镇魂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zhxs6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